历 史
2015年,所有联合国会员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人类和地球的和平与繁荣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蓝图,既适用于当下,也着眼于未来。其核心是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这些目标是对所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伙伴关系中采取行动的紧急呼吁。它们认识到,消除贫困和其他匮乏必须与改善健康和教育、减少不平等、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相结合,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并致力于保护我们的海洋和森林。
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在各国和联合国数十年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的,其中包括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工作。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峰会上,178多个国家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是一项全面的行动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并保护环境。
2000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千年峰会上,会员国一致通过了《千年宣言》。峰会促成了八项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制定,旨在到2015年减少极端贫困。
2002年,在南非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和《实施计划》,重申了全球社会消除贫困和保护环境的承诺,并在《21世纪议程》和《千年宣言》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多边伙伴关系的重视。
201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上,会员国通过了成果文件《我们期望的未来》,其中决定启动一个进程,制定一套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接续千年发展目标,并设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里约+20的成果还包括其他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包括在发展融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等领域未来工作方案的授权。
2013年,大会成立了30名成员的开放工作组,以制定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建议。
2015年1月,大会开始了关于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谈判进程。该进程最终在2015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了以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核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15年是多边主义和国际政策塑造的里程碑式一年,通过了几项重大协议:
如今,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作为联合国的核心平台,负责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跟踪和审查。
目前,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DESA)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司(DSDG)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相关主题问题(包括水、能源、气候、海洋、城市化、交通、科技、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合作伙伴关系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提供实质性支持和能力建设。DSDG在评估联合国系统对《2030年议程》的实施情况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宣传和推广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使《2030年议程》成为现实,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广泛所有权转化为所有利益相关方对全球目标的坚定承诺。DSDG旨在帮助促进这种参与。